采购人员的主要业务和职责
事前:
寻找可以适质、适价、适时、适量供应物料的供货商。
参观并建立完整的供货商数据。
掌握供料来源与分析市埸行情趋势。
决定采购数量,要求供货商报价,进行比价、议价。
采购人员的主要业务和职责
执行:
追踪、评估交货质量、交货期及交货数量。
建立质量标准、采购作业准则及工作注意事项。
管控呆废料的预防与处理。
整理、审核应付帐款。
采购人员的主要业务和职责
控制:
在不缺料的前提下降低存货水平。
熟悉相关法令规定,并处理采购出议和纠纷。
采购计划与预算制定
由于企业可以运用的资源有限,因此必须依靠预算制度,对各项达成目标的工作计划作周全准备。在企业营运长期目标的指引下,才有短期目标之订定;为实现企业的年度目标,则需拟订收支计划,最后汇总为企业的年度预算。通常业务部门的营销计划为年度营运计划的起点,然后生产计划才随之订定。而生产计划预算包括采购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及制造费用预算。
采购计划
进行采购计划前必须考慮帐物是否一致、物料存量是否全部为良品。
采购数量决定过程:
采购计划
采购部门受到企业规模、企业特质、主管对采购的重视程度、原物料成本的重要性、采购工作专业化程度等因素影响其定位,其采购方法也有所不同。
采购计划
采购目标的过程中,时间、品质、价格及数量等四个基本要素,几乎是缺一不可,如何控制使其平衡,达到适时、适质、适价、且适量的完成交货任务,是采购管理者的一大挑战。
采购计划
时间因素
请购日期
前置时间
质量因素
品质构成要素
功能 、寿命 、维修与保养、操作稳定性、
安全性 、外观
规格构成要素
主要规格 、次要规格
价格因素
数量因素
供应来源之选择应注意事项
主要考虑质量、价格、时间与服务等条件。
如果质量合乎需求,本地供应来源应列为优先。
未避免因人为或天灾因素而无法如期交货,以致使生产中断,若供应来源并非具有独占性质,应具有一家以上供应来源。
由于忠诚度因素,如有信用不佳之供货商,即使价格低廉,扔不考虑。
存在代理商或制造商等二种以上供应来源时,应作慎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