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正咨询认为任何人工系统都是动态系统。企业管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受到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不断变化。因此,管理者必须以动态的观点把握企业管理系统运动的变化规律性,及时调节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种关系,以保证管理活动不偏离预定的目标,这就是企业管理的动态性原理。这一原理在运用中具体体现出相关性原则、弹性原则和权变原则。本篇先对弹性原则进行讲解。
管理的弹性原则是指:管理系统必须保持充分的伸缩性,以便及时地适应客观事物各种可能的变幻。之所以要在企业管理活动在遵循弹性原则,是因为管理系统处于一个千变万化的环境之中,环境变化有许多不可控的因素,在决策中要求管理者对变幻莫测的因素全部预测核准确认是很难的,管理者只能近似地对此做出预见和判断。另外,即使管理者在决策过程中对各种要素做出较全面的、准确的预测,但管理对象的行为动机、行为方式及行为取向,对决策的执行也会产生难以预测的影响。因此,在管理上应留有一定的余地,才能适应实际情况的变化。从不同的角度看,管理的弹性有着不同的形式:
1.整体弹性和局部弹性。前者是指管理整体对突变的形势的适应性,后者是构成管理整体的各个单元对外部的适应性。整体弹性决定着局部弹性,而局部弹性又影响着整体弹性。例如,一个车间、一个班组为了完成企业任务制定了多种备选行动方案,是一种局部弹性;而企业为了稳定发展,采用多角化经营战略,跨行业投资经营以分散风险,则体现出整体弹性。
2.常规弹性和创新弹性。前者是指用制度性和一般性的方法对付突发事件,后者是只用非制度性和非规范性的方法来对付突发事件。例如,按照库存计划组织采购原材料,以备生产之需,是一种常规弹性;采用了新的原材料取代原来的原材料以满足生产需要,则是创新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