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产品开发的技术创新决策需要回答三个基本问题:企业生产何种产品;企业提供何等质量的这种产品;在上述两个问题解决的基础上确定企业是对原先已经生产的产品进行改造和完善还是开发新的产品。
(一)产品性质的确定
生产何种性质的产品这是企业自建立起就已提出并在企业存在过程中需要不断提出的问题,由于企业生产产品的目的是为获得其价值,而产品价值的实现又以消费者的购买为前提。消费者是否购买某种产品取决于他们对该产品的消费能否满足其需要的判断,因此企业生产何种产品最终取决于消费者对市场的需要和企业满足这种需要的能力以及是否可以从中获取足够利益的认识。由于市场是千变万化的,因此企业必须不断地注视和研究这种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生产方向。
(二)产品质量的确定
消费者需要的是具有一定质量的产品。企业提供的产品如果不符合消费者的质量要求,那么产品的生产虽然耗费了一定的成本和费用,但由于不具有消费者所需要的完全的使用价值,因此也不会受到消费者的光顾。在企业所面对的竞争市场上,质量往往是影响产品受欢迎程度的主要因素。而质量的提高,或更准确地说产品功能的完整与完善是与企业的技术创新息息相关的。因此,企业要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生产高质量的产品,以提高声誉、争取用户、扩大市场。
需要说明的是,对企业来说,产品的质量并不是越高越好。产品质量的提高无疑需以支付增量成本为代价。而产品质量完善的边际成本是递增的,即:随着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质量成本增长的速度将越来越快,从最初增长的速度慢于质量的改善到逐步超越后者。对企业来说,为了完全补偿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耗费,必然希望将与产品质量提高相关的技术创新与组织费用全部计入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价格;而对消费者来说,他们既希望获得更高质量的产品,又不愿为此支付更多的费用。因此在确定生产成本和质量水平的产品时,企业要有“合理质量”的概念,要注意质量水平与生产成本的最佳组合。
由于质量主要指产品能够提供的功能及其完善程度,所以企业在确定其质量目标时要考虑下述因素:
1.消费者希望得到哪些功能?除基本功能外,还要求得到何种辅助功能?
2.消费者对产品功能差异的辨识能力如何?如果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感受到不同产品的功能差异,那么就可能不愿为功能更完善的产品支付更高
的价格。
3.进一步完善产品功能的成本是多少?是否与消费者愿意支付的费用大致相同?换句话说,产品质量发送的经济效益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