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看到,技术创新主要涉及材料、产品、生产工艺、生产方式等不同方面。由于企业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主要是从外部获取的,因此材料创新主要是在外部进行的(这种创新实际上是上游企业的产品创新),所以企业可供选择的创新对象主要涉及产品、生产工艺以及生产方式等三个领域。
产品创新使得产品在结构或性能上有所改进,甚至全部创新,这不仅可能给消费者带来一种全新的享受,而且可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或者减少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使用费用,所以给企业带来的不仅可以是特色的形成,而且可能是成本的优势。生产工艺创新则既可能为产品质量的形成提供更加可靠的保证,从而加强企业的特色优势,亦可能促进生产成本的降低,从而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更具价格竞争力。
产品与生产工艺的创新主要是由企业完成的,外部一般很难替代企业来从事这项工作。生产方式的创新则不然。由于每种机器设备的制造都需要利用企业不可能同时拥有的专门的技术、人员和其他生产条件,而且企业即使拥有这些条件,有能力生产所需的机器设备,但由于数量有限,不可能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生产成本可能很高,因此企业一般都是从外部获取各种机器设备的。
由于这个原因,生产方式的创新亦可借助外部的力量来完成。但是,生产方式的创新不是孤立地进行的,它既可能是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的结果(产品结构或工艺制造方法的变化必然要求生产方式也做相应的调整),亦可能由此而引发产品或技术的创新。因此,如果由外部厂家来实现生产方式的改造,就有可能使得企业与此相关的产品创新或技术创新的过程、甚至仅仅是意图过早地为竞争者所察觉,从而难以通过创新带来竞争优势的形成或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某些关键生产方式技术创新的内部组织就是必然的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