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是对反映企业资金运动过程及其结果的会计记录及财务报表进行审核、鉴定,以判断其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为控制和决策提供依据。根据审查主体和内容的不同,可将审计划分为三种主要类型:1.由外部审计机构的审计人员进行的外部审计;2.由内部专职人员对企业财务控制系统进行全面评估的内部审计;3.由外部或内部的审计人员对管理政策及其绩效进行评估的管理审计。
( 一)外部审计
外部审计是由外部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选派的审计人员对企业财务报表及其反映的财务状况进行独立的评估。为了检查财务报表及其反映的资产与负债的账面情况与企业真实情况是否相符,外部审计人员需要抽查企业的基本财务记录,以验证其真实性和准确性,并分析这些记录是否符合公认的会计准则和记账程序。
外部审计实际上是对企业内部虚假、欺骗行为的一个重要的系统的检查,因此起着鼓励诚实的作用:由于知道外部审计不可避免地要进行,企业就会努力避免做那些在审计时可能会被发现的不光彩的事。
外部审计的优点是审计人员与管理当局不存在行政上的依附关系,不需看企业经理的眼色行事,只需对国家、社会和法律负责,因而可以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但是,由于外来的审计人员不了解内部的组织结构、生产流程和经营特点,对具体业务的审计过程中可能产生困难。此外,处于被审计地位的内部组织成员可能产生抵触情绪,不愿积极配合,这也可能增加审计工作的难度。
(二)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提供了检查现有控制程序和方法能否有效地保证达成既定目标和执行既定政策的手段。例如,制造质量完善、性能全面的产品是企业孜孜以求的目标,这不仅要求利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工人提供高质量的工作,而且对构成产品的基—原材料,提出了相应的质量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在检查物资采购时,就不仅限于分析采购部门的账目是否齐全、准确,而且要力图测定材料质量是否达到要求。
根据对现有控制系统有效性的检查,内部审计人员可以提供有关改进公司政策、工作程序和方法的对策建议,以促使公司政策符合实际,工作程序更加合理,作业方法的正确掌握,从而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内部审计有助于推行分权化管理从表面上来看,内部审计,作为一种从财务角度评价各部门工作是否符合既定规则和程序的方法,加强了对下属的控制,似乎更倾向于集权化管理,但实际卜,企业的控制系统越完善,控制手段越合理,越有利于分权化管理因为主管们知道,许多重要的权力授予下属后,自己可以很方便地利用有效的控制系统和手段来检查下属对权力的运用状况,从而可能及时发现下属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内部审计不仅评估了企业财务记录是否健全、正确,而且为检查和改进现有控制系统的效能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手段,因此有利于促进分权化管理的发展。
虽然内部审计为经营控制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但在使用中也存在不少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1.内部审计可能需要很多的费用,特别是进行深人、详细的审计
2.内部审计不仅要搜集事实,而且需要解释事实,并指出事实与计划的偏差所在。要能很好地完成这些工作,而又不引起被审计部门的不满,需要对审计人员进行充分的技能训练;
3.即使审计人员具有必要的技能,仍然会有许多员工认为审计是一种“密探”或“侦察性”的工作,从而在心理上产生抵触情绪。如果审计过程中不能进行有效的信息和思想沟通,那么可能会对组织活动带来负激励效应。
(三)管理审计
外部审计主要核对企业财务记录的可靠性和真实:内部审计在此基础上对企业政策、工作程序与计划的遵循程度进行测定,并提出必要的改进企业控制系统的对策建议;管理审计的对象和范围则更广,它是一种对企业所有管理工作及其绩效进行全面系统地评价和鉴定的方法。管理审计虽然也可组织内部的有关部门进行,但为了保证某些敏感领域得到客观的评价,企业通常聘请外部的专家来进行。
管理审计的方法是利用公开记录的信息,从反映企业管理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若干方面将企业与同行业其他企业或其他行业的著名企业进行比较,以判断企业经营与管理的健康程度。反映企业管理绩效及其影响因素主要有:
1.经济功能检查企业产品或服务对公众的价值,分析企业对社会和国民经济的贡献
2.企业组织结构分析企业组织结构是否能有效地达成企业经营目标。
3.收入合理性根据盈利的数量和质量(指盈利在一定时期内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来判断企业盈利状况
4.研究与开发。评价企业研究与发展部门的工作是否为企业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必要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准备,管理当局对这项工作的态度如何。
5.财务政策。评价企业的财务结构是否健全合理,企业是否有效地运用财务政策和控制来达到短期和长期目标。
6.生产效率。保证在适当的时候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必要数量的产品,这对于维持企业的竞争能力是相当重要的。因此,要对企业生产制造系统在数量和质量的保证程度以及资源利用的有效性等方面进行评估。
7.销售能力。销售能力影响企业产品能否在市场上顺利实现评估包括企业商业信誉、代销网点、服务系统以及销售人员的工作技能和工作
态度。
8.对管理当局的评估。即对企业的主要管理人员的知识、能力、勤劳、正直、诚实等素质进行分析和评价。
管理审计在实践中遇到了许多批评,其中比较重要的意见是认为,这种审计过多地评价组织过去的努力和结果,而不致力于预测和指导未来的工作,以至于。有些企业在获得了极好评价的管理审计后不久就遇到了严重的财政困难。
尽管如此,管理审计不是在一两个容易测量的活动领域进行了比较而是对整个组织的管理绩效进行了评价,因此可以为指导企业在未来改进管理系统的结构、工作程序和结果提供有用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