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对组织冲突的看法,一般有如下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存在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认为组织应该避免冲突,冲突本身表明组织内部的机能失调,换句话说,这种观点的核心是认为冲突对组织无益,是有害的。这种观点一般被称为冲突的传统观点。
第二种观点认为冲突是任何组织不可避免的产物,但它同时指出,冲突并不一定会导致对组织的危害,相反,冲突可能是有利于组织的积极动力。显然,这一观点认为冲突客观存在,主张接纳冲突,使冲突的存在合理化,并希望将冲突转化为有利于组织的程序。自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中期,这一观点在冲突理论中占主导地位。因为强调冲突的必然性,有时这种观点又被称为冲突的人际关系观点。
第三种观点是当今的冲突管理观点,明确认为冲突不仅可以成为组织中的积极动力,而且其中有些冲突对于组织或组织单元的有效运作是必要的。换言之,冲突是组织保持活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因而,这种观点鼓励管理者维持一种冲突的最低水平,以便使组织保持创新的激发状态。由于突出冲突对于组织的运作效率,这种观点又被称为冲突的相互作用观点。
所以组织应保持适度的冲突,使组织养成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创新、努力进取的风气,组织就会出现人心汇聚,奋发向上的局面,组织就有旺盛的生命力。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世界企业管理界掀起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企业管理浪潮,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关于如何转化企业环境中激发的越来越多的冲突。其组织行为观点的中心,实际上是要求组织开放和提高内外沟通效率,达到提高组织在市场中盈利水平的目的,并进一步提高组织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