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要去除“假动作”,如题。
就是没有用的动作、步骤、工序、工作,就不要去做。每一个管理指令,都要想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了对管理企业有什么好处,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上次听了贾长松的讲座,讲到了平衡记分卡,他说,他从不建议客户使用平衡记分卡,不是因为这个工具不好,而是因为平衡记分卡太好了,不符合咱们企业的实际。可能很多人疑惑。举个简单的例子。单反相机好不好?毫无疑问,从单纯评价相机的角度,它比普通傻瓜式数码相机高级太多了。可是对于无相机使用经验者,或者普通使用相机人群而言,它就是没有傻瓜相机适用。我们有多少企业用了平衡记分卡呢?又有多少企业因为平衡记分卡而使HR管理更加有效了呢?
证书、检查、视察、审查、考察…….很多因素促使企业不敢实话实说,环境险恶,竞争激烈,等条件都具备了再上,就永远没有机会。很多企业主们都有这样的感受。于是为了获得证书、客户、订单,很多企业不得不或多或少地做着“假动作”。于是开始抱怨文件满天飞,会议不断开,报告天天写……
我们先不论那些处在生存期的中小型企业。他们的成长更依赖于各种机遇、模式等。而对于那些拥有相对固定的客户群体及市场份额,已经初具规模,力求获得更大发展的公司,以及那些同业领军的企业来说,一定要开始向管理要效率。
管理效率提高的最重要一点,就是去除“假动作”。
现在管理模式有很多,从普及程度最广的ISO系列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ISO/TS16949、IRIS、AS9100、ISO27001等)、到六西格玛管理,到针对性强的流程管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各种流派的管理模式、方法。每一种模式能广为流传都有其成功的闪光点。作为企业了领导者,我们不仅有义务选择适合自己的先进管理模式来学习,并形成适合自己的管理体系,更有义务让每一管理动作“落地”,不应付、不走形式,这样,才能以小投入产出大的效率。
不仅要宣传自己企业应用了什么、应用了什么先进管理模式,更重要的是,
这些模式是否不是“假动作”
有没有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是否产出了效率
是否产出了足够盖过成本的效率
是否产出了足以使企业优于同行的效率
是否发挥到了极致,使该管理模式向其他资产一样真正效忠于企业
是否成了企业竞争力必不可少的一部分